對于低代碼工具來說,如果能夠為這些需求提供更強的支持,那么就必須具備足夠強的模型細化能力和更細粒度的配置元素。這往往取決于產品開發團隊的項目經驗和積累。因為如果沒有具體的系統開發實踐,很難憑空想象對企業管理系統的要求。
我們從“低代碼”的角度分析了400多個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抽象出了以下五個方面的能力。
企業級低代碼開發平臺具備的能力
1、場景建模能力
數據模型是系統的基礎,具有豐富的場景建模能力。低代碼平臺對數據模型的支持決定了業務場景的覆蓋范圍。在數據層面,很多字段或者數據類型并不是單一的。在業務場景的實現中,很多數據字段需要與業務流程、操作行為高度解耦。因此,能否覆蓋更多場景的建模能力將成為低代碼平臺能力的決定性因素。
2、界面開發能力
Excel電子表格在企業辦公流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逐漸下降,其實是因為電子表格式的交互在很多場景下已經變得不那么適用了。比如倉庫、工作站或者一些非辦公場景,用戶可能更多的是手持設備,需要更便捷的輸入方式。而且不同的場景輸入方式也不同。那么對于低代碼平臺來說,能否提供更多的交互方式或者界面開發能力。
3、系統對接能力
權威機構Forrester將API接口認定為企業級低代碼開發平臺的重要標志。通過內置的API接口功能,企業級應用可以與其他系統集成或連接,打通數據鏈路,避免信息孤島。
除內置常規第三方API接口外,推來客低代碼平臺(與微信、釘釘、公眾號等現有平臺對接,也可與公司原有的OA、ERP、MES、 EHR等系統),甚至還可以與很多物聯網軟硬件設備、BI數據大屏連接。而且API接口的開發修改后可以立即生效,因此系統對接能力也堪稱真正的企業級低代碼能力。
4、組件拓展能力
允許用戶自主擴展和定制組件,從而滿足其功能復用需求,同時也可以將低代碼的開發效率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對于長期迭代的業務來說,日常使用最頻繁的一定是業務組件,而不是一般的公共組件。在這種情況下,低代碼平臺如果能夠支持用戶獨立擴展組件,或者與標準組件混合使用,就是企業級低代碼平臺需要提供的能力之一。
5、數據處理及穩定性
其實這種能力在低代碼平臺上并不容易體現。主要原因是目前低代碼平臺的實際場景大多是淺層、輕量級的業務需求。該測試尚未提供信息。
但既然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必備工具之一,那么在復雜極端環境下處理低代碼的能力肯定是必須的。特別適合大用戶、大數據量應用的多版本、多環境管理。能否像那些成熟的大型系統一樣從技術和解決方案的角度保證業務的持續發展,一定是每個低代碼廠商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專注高端建站,小程序開發、軟件系統定制開發、BUG修復、物聯網開發、各類API接口對接開發等。十余年開發經驗,每一個項目承諾做到滿意為止,多一次對比,一定讓您多一份收獲!